第957节(3 / 4)
又是一副堪舆图被抬上来,“一千六百年前,素王就在距离长安不远处的镐京,将自己的亲戚和功臣,分封了出去。
从一个个小点,到一个个连成一片的点,最后是一个个国家,直到现在,我们就在这其中打转。
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。
天子也这样认为。
于是就有了这一副堪舆图,诸位看一看吧!”
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,而后走下,走到洛苏身边并立,堪舆图从二人的身后升起,那副堪舆图极高,足有一丈,就如同一轮红彤彤的大日从地平线上升起,放射出无量神圣的光。
站在堪舆图前的洛苏和李世民,此刻如同从画卷中走出的古之圣人以及古之圣王。
“这是什么?”
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幅堪舆图,提前已经见过的几人,眼中依旧是熠熠之光。
“在大唐建立之前,我曾经游历了一次天下,这个天下不仅仅是诸夏的天下,我还从西域再向西走了一万里,再结合自古以来的典籍所记载,绘制了这一副堪舆图,东西两万里,南北三万里的地域,都在其中,我将它称之为‘万国堪舆图’。”
洛苏遥遥望着这幅地图,眼中有无数的感慨,这幅地图当然很不准确,其中有大量的山川河流都没有标注,但这依旧是值得纪念的东西。
“这里就是中原!”
洛苏指着最腹心的那一块说道,而后指着北边淡淡道:“这里便是漠北草原,以及辽东的大兴安岭,我中原六百年来最大的敌人都从这里出现,现在燕王镇守漠北草原。”
说着洛苏提笔在漠北草原上,写下了一个“燕”字,这个字一写,顿时让殿中所有人都有一种既视感,他们将目光投到第一幅堪舆图上,在那副图上,也有一个“燕”字,只不过是在幽燕之地。
就这么一笔,燕国从中原之内,移到了距离中原两千里的塞外之地,“燕王为国戍边,功莫大焉,从秦之后,为国戍边总是在长城沿线,但在一千多年前,为周天子藩篱的齐、晋、秦、楚等诸侯国,都在蛮夷作战第一线,现在燕王所为,才是真正的为王藩篱。”
洛苏又指着神临城往西八千里,“这里是哪里诸位想必不清楚,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波斯。
在数百年前,这里叫做安息,是一个带甲数万的帝国,实力虽然不如汉朝,但相去不远,而且商业繁华、技术发达,不比中原逊色许多,但政治很不稳定,所以国家的兴起和灭亡都很快。
那里可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,随便种种地都能生长的相当茂盛,而且既能种地,还能生长优质的牧草。
西突厥势力最强的时候,在东部曾经和这里接壤,现在如何,已经不为人知。”
刚才说到漠北的时候,殿中还比较平静,作为数百年纠缠的老对手,中原对漠北还是比较了解的,那地方有草原,但气候恶劣,毕竟太靠北了,燕王相当于被流放。
但当洛苏指着中亚和西亚述说的时候,殿中顿时骚动起来,大唐有无数的胡商在这里做生意,对于极西之地也有一点了解,但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地图,尤其是洛苏划了那么大一块地,比中原的河北平原都要大了。
有人忍不住问道:“国师,您刚才划的那一块,都能种地以及放牧?”
虽然这块土地离得中原实在是太远,而且在路上还有西突厥以及西域诸国的阻拦,在西边的高原上,还有吐蕃,但他们还是忍不住问起来,真有这么肥沃的土地?
我中原不才是素王垂眸之地吗?
洛苏给予了所有人肯定的答案,“七河之地的肥沃,想必中原已经不陌生,七河之地往西而去,极其肥沃,数百万户百姓生活在其中,完全不成问题,他只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远。”
李世民也忍不住撇撇嘴,当初他第一次知道的时候,就这样感慨,实在是太远了,大唐的军力投放到葱岭,就已经极限了,再往前就是纯亏,而且一旦叛乱都处理不了。
波斯就算是肥沃,大唐也征服不了,只能通商友好,李世民之前是这么想的,殿中群臣现在也是这么想的。
但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,刚才国师和天子铺垫了那么多,原来如此!
原来如此!
国师和天子是想如同分封燕王那样,将宗亲功臣分封过去! ↑返回顶部↑
从一个个小点,到一个个连成一片的点,最后是一个个国家,直到现在,我们就在这其中打转。
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。
天子也这样认为。
于是就有了这一副堪舆图,诸位看一看吧!”
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,而后走下,走到洛苏身边并立,堪舆图从二人的身后升起,那副堪舆图极高,足有一丈,就如同一轮红彤彤的大日从地平线上升起,放射出无量神圣的光。
站在堪舆图前的洛苏和李世民,此刻如同从画卷中走出的古之圣人以及古之圣王。
“这是什么?”
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幅堪舆图,提前已经见过的几人,眼中依旧是熠熠之光。
“在大唐建立之前,我曾经游历了一次天下,这个天下不仅仅是诸夏的天下,我还从西域再向西走了一万里,再结合自古以来的典籍所记载,绘制了这一副堪舆图,东西两万里,南北三万里的地域,都在其中,我将它称之为‘万国堪舆图’。”
洛苏遥遥望着这幅地图,眼中有无数的感慨,这幅地图当然很不准确,其中有大量的山川河流都没有标注,但这依旧是值得纪念的东西。
“这里就是中原!”
洛苏指着最腹心的那一块说道,而后指着北边淡淡道:“这里便是漠北草原,以及辽东的大兴安岭,我中原六百年来最大的敌人都从这里出现,现在燕王镇守漠北草原。”
说着洛苏提笔在漠北草原上,写下了一个“燕”字,这个字一写,顿时让殿中所有人都有一种既视感,他们将目光投到第一幅堪舆图上,在那副图上,也有一个“燕”字,只不过是在幽燕之地。
就这么一笔,燕国从中原之内,移到了距离中原两千里的塞外之地,“燕王为国戍边,功莫大焉,从秦之后,为国戍边总是在长城沿线,但在一千多年前,为周天子藩篱的齐、晋、秦、楚等诸侯国,都在蛮夷作战第一线,现在燕王所为,才是真正的为王藩篱。”
洛苏又指着神临城往西八千里,“这里是哪里诸位想必不清楚,这里便是大名鼎鼎的波斯。
在数百年前,这里叫做安息,是一个带甲数万的帝国,实力虽然不如汉朝,但相去不远,而且商业繁华、技术发达,不比中原逊色许多,但政治很不稳定,所以国家的兴起和灭亡都很快。
那里可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,随便种种地都能生长的相当茂盛,而且既能种地,还能生长优质的牧草。
西突厥势力最强的时候,在东部曾经和这里接壤,现在如何,已经不为人知。”
刚才说到漠北的时候,殿中还比较平静,作为数百年纠缠的老对手,中原对漠北还是比较了解的,那地方有草原,但气候恶劣,毕竟太靠北了,燕王相当于被流放。
但当洛苏指着中亚和西亚述说的时候,殿中顿时骚动起来,大唐有无数的胡商在这里做生意,对于极西之地也有一点了解,但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地图,尤其是洛苏划了那么大一块地,比中原的河北平原都要大了。
有人忍不住问道:“国师,您刚才划的那一块,都能种地以及放牧?”
虽然这块土地离得中原实在是太远,而且在路上还有西突厥以及西域诸国的阻拦,在西边的高原上,还有吐蕃,但他们还是忍不住问起来,真有这么肥沃的土地?
我中原不才是素王垂眸之地吗?
洛苏给予了所有人肯定的答案,“七河之地的肥沃,想必中原已经不陌生,七河之地往西而去,极其肥沃,数百万户百姓生活在其中,完全不成问题,他只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远。”
李世民也忍不住撇撇嘴,当初他第一次知道的时候,就这样感慨,实在是太远了,大唐的军力投放到葱岭,就已经极限了,再往前就是纯亏,而且一旦叛乱都处理不了。
波斯就算是肥沃,大唐也征服不了,只能通商友好,李世民之前是这么想的,殿中群臣现在也是这么想的。
但他们立刻就反应过来,刚才国师和天子铺垫了那么多,原来如此!
原来如此!
国师和天子是想如同分封燕王那样,将宗亲功臣分封过去!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