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6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葬礼过后,杨氏母女只能孤零零面对武氏一众豺狼之辈,承受欺诲和排挤。
  杨氏望着年纪尚小的武顺和武曌,最终决定离开武氏,到长安去投奔旧人。
  毕竟武士彟还是有几分旧交情,就算萧瑀等人可能看不上出身寒微的武士彟,但还是会给一些帮助。
  武士彟毕竟是太上皇的元从,大唐朝廷不会让他的妻女流落街头。
  纵然武士彟的那几个儿子对自己不满,但自己毕竟不是妾室,而是正经的当家主母,那座长安城的应国公府,总是要迎接自己进去的。
  武曌再次随着母亲和姐姐前往长安,那座她只在父亲回忆中的城市。
  在离开并州的时候,她回身望了这里一眼,在这里短短时日,她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世态炎凉,她不说话,是因为她信奉力量,没有力量的人就应该隐忍。
  一路上的风景并没有什么变化,从并州到长安,昔年战争的景象,已经随着风雨渐渐逝去,直道两侧堆着土,土堆上则是杂草和已经被秋雨落打去的残叶。
  长安会是什么样子呢?
  她脑海中有无数的幻想。
  所有的幻想在长安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,戛然而止,因为她的想象不能形容她此刻的震撼。长安,东西南北各一万里之内,最为繁华的城池,当之无愧的世界之城,一百万人的城市,在这个古典时代,无论用再怎么至高的赞美词汇,都只觉得不足。
  原来这就是长安!
  小小的武曌只觉心脏在砰砰的急速跳动,她曾经被相士称赞为“龙晴凤颈”的美丽容颜上,扬起了明耀的光。
  在这一刻,她的内心中充斥着对这座大唐明珠之城的向往,她要留在这里,既而有一番作为。
  ……
  整个大唐王朝都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,从武德后期到贞观年间,因为战争基本上结束,百姓开始恢复生产生孩子,以及朝廷重新丈量土地,清查隐户,还有击败冬突厥和西燕国后,内附的人口,朝廷在册的人口已经逼近六百八十万户大关。
  这个数字自然不如汉朝鼎盛时,但在经过了杨广一番逆天操作后,能够迅速恢复到这个程度,已经是大唐君臣不懈的努力导致。
  三千多万的基本盘,在贞观朝清明的政治治理下,让大唐拥有极其浑厚的基础,正如李世民所说的,“冬突厥、西燕,其虽强盛,朕遣偏师败之”。
  在大唐王朝周围的所有敌人中,冬突厥能长驱直入到长安城下,高原上的敌人同样可以直接进抵长安。
  而长安城,是没有防御能力的。
  这座史无前例的庞大城市,需要二十万以上的兵力才能够守得住。
  所以长安城墙无用。周围的关隘就是长安的城墙。
  冬突厥和高原上的国家,都能够直接避开四塞,所以大唐一腾出手来,第一时间就攻灭这两个国家。
  在剩下的三个地区政权中,吐蕃是国师洛苏特意提起过的,但大唐进攻西燕就已经比较麻烦。
  再往里走,付出的代价太大,李世民认为没有必要。
  作为一个马上皇帝,他反而对于武功的追求不太大,他最喜欢的是汉文帝,搞文治,让老百姓生活变好。
  所以在西燕国旧地扶持慕容氏,再建立雪域都护府,是目前针对吐蕃唯一所能做的。
  至于西突厥,暂时还没有脱离大唐的压制,而且西突厥太远,进攻关中,至少要过两道关,属于大唐战略的后期经略对象。
  数来数去,只有一个国家对中原威胁又大,又靠近中原,而且一直都蠢蠢欲动,那就是辽东国。
  对辽东国,将隋朝拖入深渊,拖入亡国的辽东国,大唐君臣上下都抱有深深的戒惧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