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0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先表面和解,不要引出大的乱子,顺便引蛇出洞,然后高高供起来,等到局势稳定,再剥夺权力,最后找到罪行错误,一网打尽,义正严词,全部干掉。
  你该多读点书的,这在历史上可不仅仅是发生一次两次,而是十次百次!”
  试问,李世民差点被杀,有多少人会真的相信,他会原谅自己的仇人,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有这种真正的宽宏大量。
  不都是表面宽宏,背地里找机会搞死!
  就如同之前李渊对杜伏威的态度,在州县中,尤其是山东,抱着这种态度的人太多了。
  这些人甚至还不能说他们是单纯的奸臣。
  因为大多数的君王,甚至是那些很优秀的君王,玩惯了这些权术手段,那官僚自然就会以权术来揣摩君上,最终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。
  只可惜,他们遇到了一个真正的现世圣王,而且是走那种堂皇大道的圣王,李世民!
  尤其是现在的李世民,刚刚当上皇帝,心中只有无尽的豪情,只想以诚待人,对那些帝王术还不屑一顾。
  ……
  贞观元年六月。
  浑身土尘的使者从幽州、益州、扬州,一路疾驰来到长安,神色已经很是憔悴,脸上带着脏污,但却没有任何人敢于阻拦和轻视,因为他们身上都背着加急军令。
  这些从各地都督府而来的使者,畅通无阻的进了兵部衙门,事情很快就呈递到了政事堂中,宰相们一看,脸色很难看,不是简单的谋反案件,涉及皇亲国戚。
  这问题必须立刻上呈天子才行,一行人匆匆进了皇宫。
  李世民的脸色很是难看,庐江王幽州都督李瑷谋反,已经被都督府长史王君廓诛杀,益州行台尚书左仆射举报益州行台兵部尚书谋反,同样也已经诛杀了谋反者。
  但李世民没有半点开心!
  李瑷是宗室中站队李建成的人,李世民很清楚这一点。
  但正是因此,杀不杀李瑷才非常有示范作用,因为宗室中站队的人实在是不少。
  王君廓二话不说杀了李瑷,在他看来,这是公然违抗自己的命令,和朝廷大政方针作对。
  按照李世民的想法,就算是李瑷真的谋反,王君廓也不该直接杀了,因为从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,大唐没有谋反案!
  王君廓就连朝廷安抚的机会都不给,这是典型的想要以功邀进!
  至于益州之事,没有这么严重,但同样是外戚借助建成太子倒台在清除异己,而且做事的人还是窦氏外戚。
  怪不得宰相直接将这些事递到了自己面前,他们还真的是没法处理这几件事,只能给建议,不能下决定。
  李世民强行压抑住怒气,让自己冷静下来,所谓王不可动怒而兴师,同样的道理,君王也不能在愤怒的状态下治理国家,现在还年轻的李世民,圣贤睿智英断的可怕。
  他面无表情,冷声问道:“诸卿,你们有什么看法,这件事该怎么处理,都说说吧。”
  怎么处理?
  这不是一个问题,而是两个,首先第一个问题,处理什么?
  是王君廓杀李瑷这件事。
  还是处理王君廓?
  不搞清楚这个,就不能把握住之后处理的尺度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