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5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上每岁赐玄夜者,倍于诸亲王,有司奏之,于礼不和。
  上乃敕曰:“周郡王公忠体国,自古鲜有,故朕爱之。”
  殿上又对群臣曰:“周郡王天资高卓,礼乐射御无不精妙,懿德美行,朕不表之,何以大行于世,人何以尽知。”
  及朝会后,上又慨然曰:“朕在潜邸时,周郡王曰:‘关山万里,有言乃还!’
  朕深念之。
  朕实知不妥,然心绪至此,不能制也。
  众卿所奏亦无过,朕当着私库以赐,众卿切勿再奏。”
  时人谓玄夜,“郡王何不辞也?”
  玄夜正曰:“陛下赐之,乃念旧日情谊,我亦念之,天下纷纷,有此念,幸也,何以辞之?
  但当为陛下尽忠而已。”
  上悦,有司乃止,恩宠若旧,愈盛。——《唐书·周郡王玄夜世家》
  第879章 玄武门!
  在此时,京城酝酿着巨变,已经是许多人所知晓,太子和秦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,已经是人尽皆知!
  李世民在拉拢许多人,自然不可能做的完全无缺。
  这段时间秦王府经历的事太多,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被调走。
  这两个智慧高绝的人在被调走前,望着李世民的眼神中,有什么呢?
  期许。
  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:“秦王,如今您和太子间就像是水火一样,已经根本就不可能有共存的那一日,如果不及时动手,现在被调走的是我们,以后遭殃的却是您啊。”
  秦王府中被调走的人不知道有多少,甚至就连程知节、秦叔宝这些人也多有被调离外州的,这是为了斩断李世民的羽翼。
  最大的一次外调就是洛玄夜,洛玄夜从晋阳起兵的时候,就在禁军中担任大将军,十年下来,根基极深,犹如老树之根,盘根错节,在禁军中的威望也极高,李世民在禁军中一半根基都在洛玄夜手中。
  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一起劝李世民,但是李世民却不说话,最后三人都失望离开,这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李世民。
  但洛玄夜一回来,长孙无忌就知道李世民在等什么。
  原来如此!
  秦王不可能坑洛玄夜,既然洛玄夜冒着生死之危回来,那就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
  洛玄夜回来之后就待在秦王府,这件大事,只有最亲近的才能实行,三人坐在一起商议其中细节以及能够打出来的手牌。
  李世民先说道:“在长安的力量,太子东宫更强,姑苏郡王在长安,现在最强大的外援就是防备突厥的灵州都督李靖和行军总管李世勣,而且这两人都有能力和威望,如果能够得到这两人的帮助,就更容易成功。”
  长孙无忌还没有说话,洛玄夜就直接说道:“秦王,不妥,即便是你去信,李靖和李世勣也不会帮你,最多中立,我认为没有必要,冒着他们告密的风险,去拉拢。
  事发前,让玄镜住在秦王府,和王妃待在一起,如果真的出现意外事败的话,我们就火速前往洛阳,让玄镜前往江南,有这个外援足够。
  政变讲究的是一击必杀,这一点我们是占据优势的,秦王府的卫士都悍勇非常,我回来之后,我们控制禁卫,掌握玄武门的开闭,这一点就足够胜过十万大军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