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0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……
  大唐河东的局势在不断恶化,在河东的大唐诸军惶惶不安,仿佛随时都会迎来灭顶之灾般,刘武周、宋金刚实在是过于强悍。
  一向引以为傲的外交一旦失效,李渊终于下诏,试探一下朝野的情绪,诏书的内容大致就是,现在刘武周军势颇盛,不如退守关中,以防止因为河东的失败,而连累关中。
  当这封诏令下达的时候,秦王府一众王佐之才都知道是时候了。
  众人齐声对李世民道:“时机已至,请秦王上书!”
  既然秦王决定要背负着大唐走下去,那自然要效果最大化,既然要做大唐的救世主,那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。
  功成必定有我,功成必定是我!
  不做无名英雄!
  李世民上书,洛玄夜附名在后。“河东,春秋时晋国以此而霸,秦国不能东出,战国时,赵国占据河东,号称表里山河,引为霸业。
  我大唐龙兴之所在,气运之所聚,人杰地灵,物产丰饶,自古以来,英豪层出不穷,若失去河东,我大唐何以振作大业?
  现在父皇要放弃河东,儿子深深地以为不妥,愿意向您请命,给予我精兵三万,就像是讨伐薛举和西突厥那样,去战胜刘武周、宋金刚!
  光复晋阳,使龙兴之地,佑我大唐!”
  这封上书一经在大唐朝廷以及长安中传播,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  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!
  在大唐国势艰难到现在的地步,无论是皇帝、太子还是朝臣都噤若寒蝉的时候,秦王这逆流而上的金石之音,是如此的可贵和让人振奋。
  几乎肉眼可见的,充满惶恐的长安城和大唐朝廷,有了一股昂扬向上的生机。
  李渊非常欣慰李世民的勇敢,父子间似乎已经恢复了当初。
  李渊任命李世民为行军大元帅,李玄霸为副元帅,统率大唐数万精兵迎战宋金刚。
  洛玄夜自然依旧是行军总管,他统率着数千精锐步骑,和李世民坐镇中军。
  是时,已经是冬季,长安甚至飘下了些许的雪,天大寒,在这时月出征,可真是难受至极,李世民却认为这是好机会。
  李世民打仗,最擅长掌握动和静,当黄河结冰时,他立刻下令唐军士卒连夜踏冰渡过黄河,然后进驻城池和宋金刚对峙。
  李世民驻守在河东,最大的问题不是应对宋金刚的进攻。
  当初和薛举大战的时候,李世民能坚持两个月不出击,作为防守反击战术的大成者,他绝不缺防守的能力。
  但粮才是兵胆,李世民缺粮!
  没错,拥有关中以及蜀中的大唐,缺粮!
  缺粮的原因很多,先前一次次大败占据了不小的因素,落在李世民手中的是一个烂到极致的烂摊子。
  而河东因为连番的战乱,土地荒芜,百姓都逃进城中,唐军难以征收粮草。
  李世民不得不向四方发布公告,这时他曾经“太原公子”的名声发挥了作用。
  当初李渊成为太原留守后,不屑于躬身结交士人,只和那些隋朝的高门显宦交友。
  他让李建成在河东结交士人,让李世民在晋阳结交士人,这个任务从现在来看,李世民完成的太好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