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2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纵然李渊没有明说,但明眼人都能够看的出来,李渊想要称帝了。
  李渊深深明白一个道理,时移世易,该装孙子的时候要装孙子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但装孙子不能太过,否则天下人就真把你当孙子了。
  当初李渊进关中能那么顺利,当然不是他真的有什么王霸之气,而是因为李唐内外的势力强大,再配合上名望,才席卷河东和关中。
  对于李渊而言,现在是万事俱备时,王世充和李密在东都争得不可开交,不分个高低上下,绝对不会西进关中,既然如此,他便要借着蜀中归附的东风,向天下宣扬李唐的崛起,宣扬他的天命所归。
  洛苏见到这一幕,却只是微笑着感慨着,“千百年大一统之功,在此刻开花结果,于是豪杰得以成古之未有的大业啊。”
  洛苏曾经到过极西之地,深刻明白文化上的大一统是诸夏最伟大的功业之一。
  若非文化上的大一统,蜀地这种易守难攻的存在,没有几百年,是绝对不可能拿下来的。
  极西之地的那些帝国,有文韬武略不逊色于诸夏的帝王,但所能够创造的功业却不如诸夏。
  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数以千万计的同一族群、同一文化的百姓作为支撑。
  百姓才是引导历史潮流的存在,再强大的王侯将相,没有百姓也成不了大事。
  纯粹依靠武力的统治是不可能长久的。
  倘若武力真的有用,那草原就不会一茬茬的和中原作对。
  对于如今的李唐来说,称帝,无论是对于平定关西,还是震慑山东,都是有益之事。
  唐王元年末,李渊准备完毕,正式在新长安宫城登基为皇帝,以唐为国号,以武德为年号。
  李建成为太子,李秀宁为平阳公主,李世民为秦王,李玄霸位齐王,李元吉为楚王。
  李建成组建太子卫府,又以李世民为尚书省长官正二品尚书令。
  裴寂为从二品尚书右仆射、知政事,成为事实上的首相。
  刘文静为门下省长官正三品侍中,李秀宁为内史高官官正三品内史令,三省长官俱为宰相。
  李秀宁的进位引来朝野反对,但李渊在这件事上极其的坚决,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也旗帜鲜明的站在李秀宁这边。
  “朕的女儿,有大才于世,唐家基业,半数出于平阳公主,尔等富贵俸禄,俱有公主所为,不知报恩,反而奸言,是何居心?”
  这等斥责可谓是比较严重,让人能够感受到李渊的意志。
  在长安城中有流言出现,之所以会如此,是因为皇帝用这件事换取了洛氏的支持。
  原因则是洛氏男子中才能不足,于是想要让洛氏女出仕,这个流言一经出现,顿时就传的到处都是。
  无数人信以为真,洛氏进了中原没人不知道,毕竟杀了杨广,造就现在的天下局势。
  洛氏子和洛氏女在江南讲道,现在也渐渐传到天下间,这和洛氏以前的作风是不一样的。
  伴随着李渊的水涨船高,李唐的臣子们自然跟着水涨船高,纷纷进封国公,洛玄夜更是直接进封周国公,可谓跌碎了一地眼镜。
  李渊本来是想直接封洛国公的,但后来思索了一下,真封洛国公,洛玄夜大概率不会要。
  昭、洛这两个封号,对洛氏来说是不一样的,一个是周天子赐下,一个是汉天子赐下,自己现在只是一个皇帝,还没有成为天子。
  说句不好听的,还没有资格赐下这两个封号,恰好洛氏是周族,便将周这个国号给洛玄夜。
  当洛玄夜收到这封圣旨的时候,很是感慨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