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3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当洛氏的使者前往辽东城后,辽东国中的贵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派。
  以汉人为主的一派,反对进入中原,认为守住现在的辽东国,做土皇帝最好。
  而且现在的辽东没有当初那么冷,气温大概只比数百年前的蓟城略冷一点,不至于如同当年的燕国,直接抛弃祖地进入中原。
  洛氏喜欢诛杀独夫,那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?
  中原人怎么样都和他们没关系。
  本来就因为隋朝的征讨,损失惨重,现在好不容易和平,就不要轻易挑起战事。
  但以胡人为主的一派,认为应该跟着洛氏进中原,这些胡人贵族的目标很简单,就是想要从洛氏这里拿到诸夏人的认证。等到素王承认之后,看看这些汉人贵族还有谁敢瞧不起自己。
  洛氏的家族声望是这样的——
  【家族声望:(天下无双;威震诸夏;国朝天柱;州郡之贤;乡野贤族)
  中原:州郡之贤(支:姑苏洛氏)
  辽东:威震诸夏
  草原:未开启
  西域:国朝天柱(神庙)
  高原:未开启】
  洛氏在辽东的威震诸夏级别,百分之九十是胡人贡献的,洛氏的名声在这些胡人部落里面是真的管用。
  虽然不能指挥这些胡人,但在认可度方面也就是权威方面,是最顶级的。
  辽东国中就这样出现了一次火并,朝廷上也互相敌视,见到这一幕的洛玄星,也不意外,不多时,就有一些胡人贵族跟在洛氏身后,往中原而去。
  ……
  杨广在做什么呢?
  他在雁门被围了一个多月,这是他一生的至暗时刻,是他一生最为耻辱的事情。
  他在雁门丧失了几乎所有的骄傲。
  当他返回东都洛阳,在新年之时召集天下郡守时,却发现有数十个郡都没有派来贺使。
  大隋有一百九十多个郡,现在有足足六分之一的郡没有派人来。
  这代表着什么?
  代表着这些郡要么落到了乱民手中,要么郡守背叛,要么就是使者死在了半路中。
  无论是哪种情况,都代表着情况很是严重,那些盗匪不是如同杨广想象中的,只是一个不成器的小毛贼,而是足以掀翻他统治的大盗。
  他开始恐惧,害怕朝廷到底能不能剿灭这些盗匪,老臣苏威上书说,“现在各地的盗匪之所以不能剿灭,是因为郡守所掌握的兵力太少,各自只守御一小片土地,不能联合起来,如今应当给予地方更大的权限,仿造前朝设置州牧那样,派出重臣,剿灭一个大区的盗匪。”
  杨广听从了这个建议,于是开始向天下派出了十二路招讨使,在各个关键的重镇,任命了留守,去平定各地的叛乱。
  ……
  太原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