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5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中原将草原上的势力称之为草原十八部,但实际上存在的部族比这个多得多,这些人被中原人称作突厥人,但实际上内部都各有划分。
  在这里,洛苏见到了完全迥异的胡人和夏人。
  在草原上见到夏人并不奇怪,当年燕国崩溃的时候,有的跑回了辽东老家,有的往西跑,在河西以及西域那些建立国家,有的则往草原上跑。
  这些汉人即便是过上了放牧的生活,但和其他游牧部族还是完全不同,比如他们读书,更加有组织,还比如首领的服饰,是汉人服饰,这些都是曾经在中原生活过的痕迹。
  但洛苏对这些不在意,这些人在草原上生活久了,最后一定会屈服于另外一个强大的部落政权,这些东西是难以维持的。
  他在草原上真正感兴趣的是,僧人!
  草原上的民族有相当多信仰长生天,至于什么是长生天,只能说这是一种自然崇拜,就如同诸夏人信仰苍天一样。
  这种自然崇拜拥有着原始的味道,也充斥着野性。
  而出现在草原上的僧人,为草原带来了另外一种信仰,洛苏稍微一了解,就知道这些僧人都是来自西域,是西突厥带到草原上来的。
  洛苏在凛冬城时就听过,西域和中原的佛门,完全不是一个路数,中原的佛门在不断的融合道教和儒门,越来越往哲学发展,而西域佛门则越来越往神秘发展。
  在两百年前,区别就已经非常大,经过这混乱的年代后,还不知道西域佛教会发展成什么样子。
  至于以洛苏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僧人,西域佛教已经颇为邪性,至少在他这个只信素王的人来看,已经有些不可理喻的味道。
  洛苏跟着这些僧人一段时间后,他的眼中光彩愈发的亮,长生天这种自然信仰,在西域佛教的面前,完全就是被动挨打,可以说毫无抵抗之力。
  确认这个事实之后,洛苏就知道,西域这一趟,自己是非去不可了,果然行万里路是没错的,如果不曾出去见见世界,怎么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些东西呢?
  不过在去西域前,洛苏知道自己该结束这一趟草原之行了,历时两年半的草原之行,让他收获颇丰,同时也收获了两个问题。
  如何低成本、稳定的统治草原胡人。
  用什么方式控制漠东草原,保证它的稳定。
  草原看完,接下来就该是中原。
  洛苏从东到西经过草原,然后从草原南下,恰好可以直接进入关中。
  这是他降临在世上,第一次回到中原,所以他要去关中看看。
  不是看那座巍峨的长安城。
  而是去看已经成为遗址早已经破落的镐京城!
  他魂牵梦萦的那座镐京城!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时异象大现,至民有谣曰:“凛冬极北,雪国天城,白山之间,黑水之上,圣人降生,洛氏南归!”
  帝后惊惧!——《隋书·文帝本纪》
  第841章 关中行!
  在准备进入中原前,洛苏回顾着自己这一路。
  在大兴安岭和狼居胥山(草原人称之为肯特山)之间,呼伦湖和贝尔湖以及众多河流所灌溉的漠东草原,在匈奴时代,这里是左贤王的地盘。
  他现在所站立的,是冬突厥所在广袤地域,这里有一片肥美的草原,在狼居胥山(肯特山)和燕然山(草原人称之为杭爱山)间,由色楞格河灌溉,这片草原的最北端是北海,当年洛无疾和霍去病在这里杀死匈奴单于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