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7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蜀国和西南夷之间的这一场战争,并不引人注目,甚至在中原诸侯眼中,这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。
  但对蜀国来说,这却至关重要。
  尤其是对刘焉来说,这甚至关乎着他未来的历史评价。
  他这一生按部就班的升迁,没有什么过错,也没有什么大的功绩,在史书上会是平平淡淡的一个官员,甚至不一定能够上得了史书,只会在别人的传记中记上一句,提上一嘴。
  于是在有了称王的机会时,他毫不犹豫的称王,一个称王的人,一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上。
  但史书上的评价,那就需要自己去争取了。
  洛氏记史,很重要事功,其中有内功和外功之分,打蛮夷就是典型的外功,基本上都要大写特写。
  如今有这个机会,刘焉当然不会错过。
  然后他就病倒了。
  突如其来的疫病扫过双方的军队,刘焉想要回军成都,但他感受了一番身体状况,根本就来不及,只能在半睡半醒中,让张松主持接下来的战役。
  他则在军中接受医者的治疗,但他本就上了年纪,最终还是没能撑住,在临死前他决定留下一些话,以便日后记录在史书上。
  于是将众人集结起来,将心中思索了许久的话,在众人面前讲出。
  望着群臣面色各异的神情,刘焉却有些欣喜,甚至就连身体的痛苦都减轻了一些,这些人的反应证明这番话真的很好。
  又交待了之后蜀国的继承问题,刘焉便在一个夜间溘然长逝。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刘焉宗亲贵戚,少有声名,卓然于刘氏间,值灵帝时,闻益州有天子气,遂狡言以放益州,入益以来,臣民咸和,蜀中殷富,颇有兴盛相,焉亦常自乐矣。
  诸侯相王,焉亦属之,旁疑之,焉曰:“白马之盟,非刘而王者,天下共击之,吾乃皇亲,为王适宜,岂若乱贼有不轨之心乎?”
  遂以蜀为号,建制道寡。
  建安中,讨夷染疫,犹不退却,谓益州臣曰:“素王曰:‘王道不偏安,夏夷不两立’,吾命轻如鸿毛,诸夏重于泰山。”
  遂薨,蜀中皆服白治丧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刘焉刘表刘虞袁术公孙瓒列传》
  第749章 关中之变!
  刘焉突然薨逝对西南格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。
  刘璋在群臣拥护下继承王位,但蜀国一部分权力暂时落到了张松等人手中,这使许多人都不满,蜀国中顿时暗流涌动起来。
  蜀国建国不久,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向心力,想要维持国中平衡,相当考验刘璋的政治手腕。
  汉中王张鲁蠢蠢欲动,蜀中局势再次开始震荡起来。
  征讨西南夷的进程相当不错,刘璋连下旨意,要撤回军队应对张鲁的进攻。
  最终被张松等人硬生生劝住了。
  如今撤回军队,所要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张鲁和西南夷了,还有吴国军队,到了那个时候,局势更加不妙,况且张鲁根本不可能攻得进蜀国中,无需担忧。
  ……
  蜀中震荡时,在蜀中的上位区,即关中之地,同样相当的混乱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