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5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江北是樊城,江南是襄阳,二城互为犄角,扼守汉江要冲,由南阳盆地南下大军,襄阳避无可避,是兵家必争之重地,白起在此水淹襄樊,使楚国伏尸百万,至今记在史书上。
  荆州士族控制赵弘就通过襄阳。
  其二则为南郡的夷陵城,这是一千多年前,楚国为了应对巴国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城池。
  此城一经建造,巴蜀之地便被困在长江上游不得下。
  夷陵之前数百里的河道狭窄,江水湍急,舟船行过常常出事,两侧道路也同样崎岖坎坷,不要说大军,便是小股行人也难以通过。
  夷陵北接漳水、沮水,可以通往襄阳,而夷陵向南,则能通过夷道前往武陵,夷陵之地,进可攻巴蜀,威逼中原,向东虎视长江。
  但一旦过了夷陵,江面马上豁然开朗,水流也较为缓和,两侧道路进入了可以车马的平川地带,一日之内大军就能够冲到南郡郡治乃至于整个荆州州治——江陵城!
  荆州将瞬间陷落!
  有诗为证——
  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
  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  大河两岸群山环绕,山石陡峭,山间松柏苍翠欲滴,洛楚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,得到荆州,江东才算是铁壁不可摧断!
  残留的浪花,拍打着船侧,发出一阵阵响声,天上一轮明月,洒下一地银光,映照着大河的波澜壮阔。
  江陵城中,刘表的长子刘琦烂醉如泥的走在荒凉无人的院中。
  月色极明,照的地上草木纤毫毕现,却照不到他眼底那深深沉沉的黑暗。
  他跌跌撞撞走着,脸上带着似哭非哭、似笑非笑的表情。
  失足落进了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中,只听见噗通一声,没什么挣扎,天上明亮的月光也照不进枯井的黑暗。
  或许在史书上,刘表的传记中会记上一句“长子琦失足死”,亦或者查无此人,史书浩入烟尘,却也吝啬至极。
  江陵城外,江河滔滔,月光悠悠。
  荆州士族的领袖蔡瑁和蒯越二人,簇拥着新任荆州牧刘琮在岸边静静等待着。
  黑影重重中,高大的楼船乘风破浪而至,停靠在岸边时甚至就连地面都是一震。
  当先跳下船的是身披玄甲的士卒,众人眼睛顿时一凝,这是江东吴国和丹阳兵并肩的精锐军队之一。
  解烦卫,意为“战无不胜,能解困危”。
  解烦卫下船后,荆州众士便见到了江东吴国之主,温文尔雅的公子楚,岁月在他的身上仿佛酿下了酒一般。
  刘琮上前一步按照舅舅的指示操着有些稚嫩的口音大声道:“汉荆州牧琮,率荆州群臣拜见豫章郡公!”
  荆州牧刘琮,江东吴国众人皆眉头一挑,挂上了然的神情。
  没人问刘表的下落。
  没人问刘琦的下落。
  洛楚声音沉稳而带着温和,朗声道:“州牧客气,过了今夜,我等便是一家人。
  吴国无王,非本公一人之国,乃众卿吴国臣民之国,日后荆州皆为吴国臣民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