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2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最后败在我先祖武公手中,也是因为武公能联结诸国,众志成城,得到无数的粮草,白起疲敌之计失效,只能败退。
  二是反间!
  这世上从无永不陷落的坚城,纵然是昔年能挡诸国兵锋的函谷关亦有攻破之日。
  战国时,战国有名将李牧廉颇,皆被反间计所杀,人心中的成见和怀疑是一座大山,永远不会消除。
  幽州军骁勇异常,不能大胜。
  但须知一军在将不在兵,一国在主不在臣。
  士卒再骁勇,主将不行,依旧是死而已。
  杀万人,不如一言之力。既然战阵之上,想要大胜不易,君等当再思良策,使幽州内生龃龉,轰然而塌。
  到那时我军齐声大作,踏破幽州。”
  洛燕话音落下,众人便知道了他的意思。
  公孙瓒和刘虞有了防备,正面打可能损失太大,那就用盘外招。
  谁说夺取天下一定要真刀真枪的?
  沮授二人盘算了一下后说道:“主公,此番进攻幽州,我军所备粮草,足以供二十万大军半年所需。
  今年河北丰收,待秋季收割后,还有更多的粮草可以供应。
  以幽州的产出,是绝对不可能和我军相比粮草的。
  莫看幽州不过十万军,绝对是幽州军的粮草先耗尽。
  待那时,便是出击的战机所在。”
  荀谌微微皱眉道:“不能这么计算。
  我军粮草虽多,但毕竟远道而来,一路之上人吃马嚼,损耗颇大。
  幽州蓟城就在身后,补充粮草更加容易,而且幽州大族同样颇有资财,不容小觑。
  真拼到粮草耗尽的那一刻,不明智。”
  沮授准备以本伤人,以河北的钱粮将幽州拖死。
  荀谌这话就是典型的稳健型建议,目前的河北不一定能在远征的情况下将幽州拖死。
  粮草拼到耗尽的风险太大,那不是如今的河北所应当做的。
  二人所说的都有道理,关键就在于袁绍的决断。
  袁绍思来想去缓缓道:“先在此与公孙瓒对峙,挑拨公孙瓒与刘虞关系,另外去接触那些愿意与我河北交好的幽州世家。
  这偌大的幽州,定然有愿意弃暗投明,投入我袁绍麾下的英杰。
  有识之士想必都能够看出,公孙瓒是必败的,许诺要慷慨一些,最先投奔的应该有足够的好处才是。
  诸位都下去吧,子燕留一下。”
  对峙期间分两种情况,一种就是闭城自守,彼此之间消耗钱粮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