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2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想要挽救天下,只有三类人联合。
  第一,心怀天下的正直士人,比如死去不久的陈蕃。
  这些人刚正严明,不仅仅是宦官畏惧,就连那些不法的士人都畏惧他们。
  陈蕃曾经任职幽州刺史,结果幽州的郡县官吏纷纷弃官,担心陈蕃会治罪于他们。
  第二,出身寒门有大志的年轻士人。
  这些人身世清白,只要及时教导,会是中坚力量,可以用来冲击那些堕落的士族。
  第三,出身边郡,没有上升门路的武将。
  这些武将之中甚至包括世宦两千石的边郡世家。
  世宦两千石在天下之间都算得上是豪门望族了,但在洛阳豪门看来,如果一个家族不通经学,依旧是边郡武夫。
  这不是重文轻武,而是另一种歧视。
  天下望族之一的淮阴韩氏和安阳韩氏,都是武将世家,但没人会觉得他们是武夫。
  因为这两家是兵家魁首,是有正经家学传世的,就连那些出身经学家族的学子,都希望能拜入韩氏门下。
  这些没有家名的边郡豪杰,迫切的想要出人头地,但是却没有门路,必须要托庇于洛阳豪门。
  世人总有偏见,寒门和豪门之间互相敌视。
  但是洛川没有,无论是士人,还是寒门,还是出身低微的庶民,只要有用,他来者不惧。
  秉持这样的思想,洛川再次向皇帝上书,这一次的言辞不算是过于激烈,主要是为皇帝分析党锢之祸的坏处。
  “宦官权倾朝野,声势甚至超过了皇室。
  天下的官吏都畏惧他们,就像是畏惧虎豹豺狼一般。即便是凶焰滔天,却依旧有士人前赴后继的上书,有豪杰义无反顾的去藏匿那些士人。
  哪怕是刀剑加身都不感到害怕。
 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呢?
  难道不值得陛下沉思吗?
  这天下难道都是悖逆之属吗?
  这世上难道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吗?
  为什么那些人如此做?
  大概是孟圣所说的,舍生而取义吧。
  义在何处?
  义在天下之间,却不在朝廷之中,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?
  敢于反抗宦官的士人,其中大多数都正直廉洁,性格刚强,且卓有才能。
  杀死这些人,难道陛下以为剩下的士人会如何呢?
  汲汲于钻营的会放声大笑,没有了这些正直的士人,蝇营狗苟之辈就能登上大雅之堂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