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9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这是为什么呢?”
  他的妻子沉吟道:“是因为反对的力量太大了?是因为他在畏惧?”
  洛宜轻声道:“皇帝想要推行的变法改革有推行不下去的吗?
  平庸的人总有一种误解啊。
  他们以为变法和改革是解决一切弊政的灵药。
  改革总能成功,改革方向总是对的。
  但家族有无数国家的经验教训,这两点就没有一点对的。
  改革成功很难,改革方向也不总是正确。
  改革成功需要君臣之间莫大的毅力和坚持,需要一往无前的精神,面对艰难不动摇。
  改革方向的正确需要君主和臣子有极高的智慧,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及时的调整其中的政策。”
  洛宜的妻子闻言立刻打断了洛宜的话,疑惑道:“良人,你说的似乎在矛盾。
  坚持和灵活怎么能同时出现?
  一往无前和及时调整怎么能归于一人身上?
  一个人不可能既坚持政策的一以贯之,又坚持政策的及时调整,这是水火般的冲突!”
  洛宜微微笑道:“这就是改革变法十改九死的原因,只有真正的既有天才般的智慧,又有无穷勇气,能完全把握这两者平衡的人,才能取得成功。
  刘阳想要振作,但很快就放弃,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,他认为自己没有那样的天赋,在怀疑自己,不认为自己能制定正确的政策。
  恰恰他还很清楚一点,胡乱变法对国家社稷的伤害远远超过了不变法,于是他沿袭着先帝们的政策,并不多加以改变,就造成了如今举棋不定的局面。”
  洛宜的妻子有些惊奇的望着自己的丈夫,奇道:“良人怎么会这么了解皇帝呢?”
  洛宜微微笑了笑,没有回答,而是直接呢喃道:“刘阳想要做事,却没有才能,他对自己的亲信虽然多有恩宠,但对他们的能力却不信任。
  大概只有洛氏能凭借着千年累世贤君名臣的威望得到他的信任了。”
  洛宜的妻子闻言声音略略提高了一些,惊讶问道:“良人,你不是说大汉天命晦暗不定,家族最好不要插手吗?”
  洛宜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,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,最后只是一道声音随风飘散:“前些时日去了吕侯国,路上见到了一些流民。有一个小男孩很可爱。
  有一个小女孩眼睛很大。
  有一个妇人很瘦削。
  不动用家族底蕴,凭借着双手,想要做一些事情,这不是家族早就选好的道路吗?
  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,为夫也想看看,在没有天命的加持下,家族能做到什么地步!
  能不能如同先祖宣公一般,逆天改命,让先祖素王都赞叹。”
  洛宜的妻子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,惊道:“良人,自大汉建立以来,从来没有昭公出仕的前例啊。”
  洛宜摆摆手道:“家族之中以为夫受到的先祖庇佑最多,如今极有可能天发杀机,我不可能坐视家族子弟陷于危险之中,只有我亲自出手。
  况且,不一定要出仕大汉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