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只要您向天下颁发诏令,允许百姓自由选择钱币收取,允许百姓在买卖之中拒绝那些差钱,那些劣质的差钱就会被民间所排斥,他们很快就会发现,手中的差钱完全砸在了手中,没有人收,花不出去。
  而且他们并不敢声张,因为铸造差钱本就就是朝廷所不允许的,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融掉差钱,加大钱币之中铜的含量。
  只要如此,良币自然就会驱逐差币。
  铸造良币所能赚到的钱就远远不如差币了,这样天下百姓的担子就会轻松一点,在休养生息的这些年之中,私人铸币和允许拒绝差币同时实行,能平稳的度过这些年。
  等到天下恢复了元气,再取消民间铸币的权力,收归朝廷,至于允许拒绝差币的政策,就要看您到时候愿不愿意了。”
  愿不愿意?
  当仅仅通过铸币就能收刮天下百姓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财富的时候,就能让国库丰盈起来之后,又有多少皇帝能够抵得住这种诱惑呢?
  刘盈倒是没有想那么多,直接说道:“相父,还请您立刻拟诏吧,迟则生变,现在差钱才刚刚开始流通,现在下诏恐怕是最好的。”
  洛新满意的点点头,刘盈是个真正的仁君,对天下百姓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,至少在他的任上,不需要担心这件事了。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任何一个王朝兴盛之时,它的财政制度一定是洽和的,任何一个王朝衰败,财政问题一定占据了最大的原因。
  汉帝国初期勃然兴盛的局面,得益于它灵活的财政制度,其中起到了最关键作用的,则是东阿侯爵洛新,他名义上是首相,实际上排除掉他没有继承权之外,共治皇帝这个头衔更能凸显他的地位。
  他前后三次调整了汉王朝的财政政策,游刃有余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,是汉帝国初期兴盛最大的功臣之一。——《全球通史·古典帝国》
  第307章 刘盈昏迷!
  朝廷诏令的下达,一开始还没人当回事,毕竟任何变化都不会那么快。
  但是在洛新要抓典型,连续处死了两个想要用劣币强买强卖的大商人之后,整个天下都感受到了朝廷的决心。
  有人想要裹挟百姓逼迫朝廷,利用暗中的威胁恐吓,造成一种百姓自愿收的情况。
  但是洛氏从来不是会被绑架的人,洛新强迫百姓必须站在他这一边,在审理案件之时,只问两遍,但凡包庇的全部按照同党处理。
  不论是否被威胁,只要第二次依旧包庇,直接就是流放岭南。
  自己一个人不敢反抗,这很正常,洛新表示理解。
  但是朝廷都来做主了,还不敢反抗,这就说不过去了。
  诸夏,绝对不能让顺民占据大多数!
  人要敢于反抗,勇于反抗,善于反抗,最终才能提高自己的统战价值,才能倒逼统治者提高待遇。
  而不是快要饿死了,还要被一些人说,“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最淳朴的,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。”
  这从来都不是优点,而是深入骨髓的奴性。
  洛新的狠厉手段瞬间震慑住了很多蠢蠢欲动的人。
  更坑的是,洛新某种程度上属于孤臣,他是吕雉直接火速提拔起来的,和开国功臣没什么交情,在诸侯王眼里就更不用说了,至于其他的朝臣,都是他的下属,没有盟友。
  开国功臣集团的人纷纷踏上淮阴侯府和英侯府的大门找关系,毕竟还是有这么多年的香火情,从刘邦还比较落魄的时候一起走过来。
  那些各地的豪强纷纷找上了诸侯王,但是诸侯王只想说别来沾。
  洛新这个人能和吕雉那种女人融洽相处,想想就知道不是个简单的人物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