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官吏之间的权责不清楚,一件事一个月不能决定,这是不对的。
  规章制度不完善,不法之徒众多,这是应当整治的。
  大汉的礼制欠缺太多,这是急需要补充的。
  太后摄政,要使天下一清,上下分明,皇帝,诸侯王,彻侯,公卿,官吏,百姓,都要各司其职,各尽其力。
  诸位都是才智之士,应当畅所欲言。”
  汉朝虽然已经建立十三年了,但实际上依旧处于草创阶段。
  刘邦成为皇帝太快,生命的最后几年主要就是清理异姓王,这实际上应该算在开国的过程中。
  最后一个异姓王英布去国之后,汉朝才算是真正的一统。
  然后刘邦就直接崩了,根本没有时间来制定汉朝的制度。
  现在的汉王朝,是杂糅了秦朝和周朝的官吏制度,包括内外服和三公九卿。
  洛亦带来了周王朝的礼制。
  然后汉朝又把分封制和郡县制糅合,自己搞出了郡国并行的制度。
  这么多制度综合在一起,从中央到地方,就是一个字,乱!
  吕雉朗声道:“东阿侯所言,诸君都听清了,酇侯,留侯,你们有什么想法。”
  萧何闻言思索片刻沉吟道:“太后,臣以为,首要是规矩律令,现在的秩序就是因为律令不齐。
  律令,是天下一切的规矩。
  素王制作周礼,名义上是礼仪,实际上却是律令,诸侯遵守它,就安然无恙,诸侯违背它,就会被惩罚。
  诸侯于是恭敬的对待天子,天下就这样安定了。
  先帝功德盛大,讨灭了那些不服从的诸侯,建立了同姓的宗亲,如今朝廷兵强马壮,是足以重新定下律令的。
  秦朝的律令过于严苛,大汉的律令过于松弛,过于严苛就会百姓愤然,过于松弛就会失去敬畏。
  请太后定律,安定大汉社稷!”
  萧何这一番话实在是有理,实际上萧何心中之前是对汉朝律令有腹稿的,他在秦朝担任了多年的刀笔吏,对秦律很熟悉,所以之前就想要以宽松版的秦律来治理大汉,但是洛陵践法彻底破灭了他的所有心思。
  虽然洛陵并没有彻底否定秦朝的所有,但是萧何是极其精明的人,明哲保身的本领一流,直接把心思歇了。
  这几年才渐渐从昭城的风声之中感受到一些风向,知道自己之前实在是过于谨慎了。
  吕雉点点头赞扬道:“律令乃是国家的根本,萧相国不愧是昭公赞扬的王佐之才。
  东阿侯,朕刚才听到您说您的五弟通晓三代,是足以克定律令,规矩制度的大才。
  知晓有贤才却不去招纳,不是圣王该做的。
  如今天下一统,尽归大汉,不知道贵公子是否愿意出仕,助朕兴盛这疲敝之世呢?
  朕一无所有,只能以高官显爵来赐予公子了。”兴盛疲敝之世,这就是吕雉摄政的大愿,她要向全天下证明自己的能力,她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,就像是洛国旧年的执政姬灵均一样。
  我叫吕雉,字娥姁,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吕氏!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