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众人没想到项羽来到这里竟然是想要让刘邦和他一起与蒙恬交战,项梁在黄河以北作战,项羽则在黄河以南作战,楚国这是想要正面和秦国再交锋一次啊。
  不过项氏还没有飘,知道仅仅凭借楚国的力量不够,所以项梁打算联系赵王、魏王、燕王、代王等人,而项羽则找上了刘邦。
  刘邦心中有了决断,但是又不能直接拒绝项羽,于是说道:“将军,山东豪杰群起,但是只有您打败了蒙恬,现在您邀请我一起前往,我难道能够拒绝吗?
  只是士卒们甲胄不全,不能和秦兵抵抗,希望能绕道洛阳为您截断蒙恬的粮道,这是我所能为您做的。”
  项羽松开刘邦,朗声笑道:“沛公真是豪杰,就如此做,籍在郑地战蒙恬,您在洛阳断其粮道,还请务必小心。”
  项羽这个人是真的勇,刘邦起码是在敌后,打不过还是能跑的,他直接正面刚蒙恬,面上竟然一点担心都没有,就连刘邦都忍不住劝了一句,“将军。
  蒙恬是始皇帝时的大将,长城兵团是秦军最精锐的大军之一,这样的军容不是先前的秦军可以比拟的,您务必要小心啊,这天下的担子都压在您的身上。”
  “沛公您有所不知,长城兵团的副手是王离,他是王翦的后裔,昔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楚,籍的祖父率领项氏子弟出战,最终全部战死,那时籍就立誓,定然要杀尽昔年的秦人。
  男儿的诺言如果不践行,祖辈的大仇如果能忘记,籍难道还有面目能够立在这个世上吗?”
  众人闻言皆默然,项羽的话没错,这样的大仇足以永生永世的铭记。
  项羽说完又对刘邦道:“沛公,您真是敦厚之人,籍愿意与您约为兄弟,若是日后能王关中,也为您封王。”
  虽然两人年纪相差很大,但是刘邦向来不拘小节,哪里会在乎这个,于是在众人面前和项羽约为兄弟,共同对抗蒙恬,直接杀进关中,彻底截断蒙恬的后路,这也算是对抗蒙恬吧?
  项羽得到刘邦的允诺之后兴冲冲离去,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秦军交手,刘邦等人同样收拾军队,准备离开昭城,从陈地绕道,穿越信阳向南阳而去。
  天下如火如荼的反抗暴秦的火焰,随着洛氏和楚国的入场,终于熊熊燃烧了起来,扶苏在咸阳城中尽力的改变着秦王朝的暴虐,但仅仅凭借着他,又能做什么呢?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高祖常欲废太子,问计群臣,群臣避之不得,独英侯得免。
  淮阴与英侯亲,曰:“上善君,何不问计?”
  亦曰:“太子仁厚,上知吾意,故不问,此上善。”
  淮阴乃知英侯意,曰:“上喜侮人,君以何免?”
  亦曰:“旦得上意,吾奉之。”——《史记·洛英侯世家》
  第221章 洛村
  静室之中,洛亦对着洛陵垂首而拜,“大兄,亦要随沛公而走了。”
  正如洛氏不是素王的傀儡一样,洛氏子弟都有自己的想法,不可能完全按照洛陵的安排去生活,甚至可能直接反对,只不过大多数时候,洛氏子弟总会做出相同的选择。
  洛陵将洛亦扶起,带着些许担忧道:“你认为他是能终结天下的明主吗?”
  就像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一样,洛陵是现在洛氏的大家长,对于离家的子弟总是带着一些担心。
  这人世间再深厚的感情或许也禁不住利益的消磨,但是洛氏恰恰是特殊的,洛氏子弟不在乎人世间的利益,只在乎精神世界的满足。
  洛亦道:“亦不知道,但沛公是个豪杰,他出身底层却能有今天的地位而不自傲,这是有大气运在身的表现,或许这就是一位新的圣王呢?
  总说能者多劳,家族有大兄足以,况且还有诸位兄弟能帮助大兄,亦的资质不算是出众,便跟着自己感觉走吧。”
  实际上只要有祖宗保佑,洛氏子弟的天赋相差不会太多,最多就是擅长的方面不同罢了,洛亦在家族之中算是小六边形战士,没有明显的缺点。
  在洛氏之中还有那种完全不懂治国理政,而是擅长音律诗文的文豪型子弟,那才是对争霸天下完全没用的人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