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真正给他勇气的是,邦周覆灭时,素王并没有像昔年那样以天象出手。
  这说明邦周的天命真的落地了。
  既然如此,那洛氏真的就是在逆天而行。
  秦王政还真的猜对了一半,洛氏的确是在逆天而行,身上背负着重重的枷锁。
  但即便存在着恐惧的心理,秦王政还是强硬的压迫着自己。
  他是天生的王,不仅仅有着王位,还有王的那颗心,秦王政绝不允许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王权。
  现在的秦王政还正处于血气旺盛的阶段,没有感受过死亡渐渐袭来的恐惧,有着莫大的勇气,敢于向一切伟大的存在挥刀。
  传统观念是一种强大的力量,敢于颠覆的人,都是意志坚不可摧的伟大人物。
  秦王政并不是主观上要残民虐民。
  在他的思想世界之中,想要完成万古未就的大事业,这些都是合理的。
  秦王政的豪言壮志感染了王翦,这是因为他不知道。
  王氏在秦王政眼中,和秦国其他的庶民,没有区别。
  人总说望高得中,望中得下。
  对贤能之士来说,君主的志向是否远大是极为重大的判断是否要投靠的条件。
  就像是洛国一样,所有人都知道洛国君主好。
  但是大贤之人都不去洛国辅佐,就是因为洛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。
  当然,洛国自己公室和公族之中的人才都用不完。
  除了管仲乐毅这种顶级名臣之外,其他一般的贤能之士,洛国根本看不上。
  王翦收拾好心情,沉声道:“王上,臣明白了。
  素王是素王,血裔是血裔,逆天而行,终究要付出代价。
  天意如刀!
  臣愿意做执刀之人。
  对洛国,臣心中早有腹稿。
  洛国地势平坦,没有险峻的关隘,他们稳固社稷不用山川河流,而是用千年信任。
  韩国的土地到了我们的手中,对付洛国只需要直扑昭城。
  然后断掉所有通往昭城的支援,就可以稳稳拿下。
  一旦昭城被攻破,就立刻离开洛国,否则洛人定然会复仇。
  人心如流水,洛人终究会接受现实,到那时再接收洛国的城池即可。
  不过兵力要多,臣向您请求二十万精锐,合计六十万兵。
  而且不要赵魏韩的士卒,要老秦人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