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尤其是最核心的制度基本上就是照抄。
  不论是废除世卿世禄,给庶民上升通道。
  还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,增加自耕农,破坏奴隶主贵族的经济基础,都是魏国做的。
  如果秦国只是单纯学习这些先进的法度,洛国并不觉得有什么,反而觉得是个好事。
  旧贵族实在是太腐朽了,该是时候扫进垃圾堆了。
  但是秦法没有这么做,卫鞅对魏法进行了偏科的强化,疯狂的在战争潜力加点,整个秦国进入了耕战体系。
  秦人要么种地,要么杀人,不存在其他的选择,这种严苛的程度,是经过变法的列国所见不到的。
  洛泽感慨道:“秦人的耕战体系实行了一百多年,按说早就该有从底层杀出来的勇士了。
  但是看看秦国之中,不论军队还是朝堂之上,基本上都是秦国公族和六国贵族把持权位。
  现在终于是改变它的时候了。
  让学宫中的百家之人向西而去,去到吕不韦府中,改变现在这个秦国!”
  洛国一呼,群起响应,无数学子向着秦国而去,吕不韦热切慷慨的接待着这些百家之人。
  无数的金银珠玉被撒出,这些百家学子日日夜夜在吕不韦的府中将自家的思想记录下来,吕不韦用黄金来交换这些。
  这些百家之人对秦法提出修改的法门。
  主要就是一条主旨,“不恤民力,不加慈仁,这不是自然之理。
  等到忍受不了的时候,自然就会反抗。
  一反就是天下皆反,宛如洪水汤汤,不可逆势。”
  吕不韦侧耳倾听,感到大有收获,“不听百家之言,竟然不知道秦法的弊害已经到了这等程度。”
  这部书编撰数年,终于大致面世,吕不韦曾想将之命名为《吕览》,但众人劝阻了他。
  “洛国中有《洛宫春秋》,那是天下经书的顶峰,字字珠玑。
  现在您所编撰的这部书,包罗百家之学,以春秋为名才适宜。”
  吕不韦闻言振奋不已,于是改作《吕氏春秋》。
  吕不韦如此的大张旗鼓,自然引起了秦国贵族的警觉。
  说来很可笑的一点,军功爵位制度实际上能够保护贵族的利益。
  秦国中早就没有了旧贵族的生存余地,但是新贵族,尤其是从六国而来的士人,他们发现,现在秦国的制度,除非那种横压当世的绝顶天才,可能一跃而起。
  官吏的数量会随着统治的扩大急速扩张,那就只能用六国之人了。
  所以秦国之中的六国贵族是最反对吕不韦变更法度的,他们甚至直接到秦王政面前说道:“王上,秦国因为商君变法而兴盛,现在甚至有一统天下的迹象了。
  可见秦法是正确的,不去坚持正确的,反而要改变它,这难道是明智的吗?
  臣请您治罪吕不韦,这是置秦国社稷不顾啊。
  况且吕不韦府中的学子抨击国政,这是违反秦法的,应当按律处置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