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节(2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道儒墨法,都是世间的显学,现在又出现了杨朱的学问,出于道,而不同。
  墨家出于儒家,最是反对儒家,杨朱之言则驳斥墨家,若是天下人真‘贵己’和‘重生’到他理想中的程度,就连国家和君主都没有了。
  阳胜这点说得对,诸夏若是无国,又怎么能够抵挡夷狄呢?
  难道杨朱还想要对夷狄传道吗?”
  杨朱的理论把洛清都整不会了,洛氏还从来没有过这么不认可一个人的理论,就连墨家的“兼爱”,洛氏都认为能够改造。
  但是杨朱的学说,太过精致,连改造的余地都没有,在现在的世界之中,必然走向极端的境地。
  混混沌沌之所,姬昭的身影在其间沉沉浮浮,这里没有光、没有太阳和月亮,没有花草树木,一道冥冥的意识在他沉睡之间,向着洛长的脑海之中传去。
  “!”
  洛长的神情陡然认真起来,皱眉思索了一番,对洛清说道:“清儿,现在开始挑选族人,准备编撰一部大典,名为《诸子》,将自老子和孔子以来的所有的典籍都囊括进去,告知后世。”
  ————
  在洛国学宫数百年的无数辩论之中,“墨杨之辩”的贡献依旧可以排到前十。
  这场辩论的双方,阳胜和杨朱都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,所以在《墨子》和《杨子》之中,都没有完整的被收录。
  但是在儒家典籍之中,却对这一场辩论大书特书,当然是带着一种批判的叙述,儒家据此提出了一王天下的理论,这是它兴盛的根基之一。——《儒家新解》
  第128章 制典!让诸夏先贤光耀万年!
  姬昭还处于沉睡之中,这一场沉睡实在是太久了,而且还没有丝毫醒来的趋势,但是诸子百家实在是太过重要,冥冥之中,他还是向着子孙传去了朦朦胧胧的信息。
  洛国要编撰的这部大典,是要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一网打尽,无所不包,无所不容,尤其是那些争锋相对的理论,是最珍贵的东西。
  这些各有道理却争锋相对的理论,能使人面对各种状况,不至于直接走向非此即彼的极端之路。
  “从《管子》开始,将这数百年之间所有圣贤之人所作的全部收录,不仅仅是儒道墨法,还有那些小流派的学问,全部都要收录。
  还要昭告洛氏子孙,自此以后要不断添加新学,作为传世之典,让千百万年之后的诸夏子孙,依旧能够见到无数年之前的先贤智慧。”
  洛长望着手上的戒指感慨道:“若是没有洛氏孜孜不倦的收集,数百年的战火不知道要遗失多少珍贵的史书。
  史书就是诸夏之人的根,拥有了史书,我们就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,祖先都做了哪些事情,光辉璀璨的流传下去,夸耀后世。”
  宫室之中,洛国公室子弟的脸上全都是自豪的神色。
  千年!
  万年!
  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。
  在诸夏列国之中,不论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,求的是数百年的富贵,若是能延续千年已经是上天庇佑。
  但洛氏是真的要存世一万年,乃至于万万年。
  洛长悠悠颂唱道:“素王的神灵在天上。”
  公室众人一愣,紧接着同声颂唱道:“素王的光辉万万年!”
  邦周万万年眼看是没戏了,但是诸夏会万万年,素王的光辉会万万年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