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洛言当时见到公子重耳任命的六卿之中,一个公族之人都没有,忍不住问道:“晋侯,您为什么没有任命公族之人担任六卿呢?
  难道天下还有比亲族更值得信任的吗?
  正如洛国和晋国有四百年的深厚情谊,与齐国有五百年的深厚情谊,这都是因为双方之间有血缘,所以才互相信任啊。
  您任命的六卿诚然都是能够兴盛社稷的贤臣,但是这样的苛待亲族,恐怕是会引来祸患的。”
  但是公子重耳根本没听,他直接了当的说道:“太子,您的话是有道理的,但是晋国与洛国是不同的。
  五百年来,洛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内乱,这样忠诚的公室和公族,天下的诸侯没有不羡慕的。
  五百年来,数不清的公子贵族流亡在外,晋国、齐国、楚国、宋国,哪个国家没有呢?
  洛国没有!
  五百年来,像是公子舞那样的事情有多少呢?恐怕没人能够数的清。
  可是您呢?您眉心的圣痕是生来就有的,即使有乱臣贼子,难道能剥夺您的高贵吗?
  它告诉所有人,您是素王的子孙,所以您有底气面对公室和公族。
  孤也有这个底气,但是孤的子孙呢?
  从孤这里开始改变吧,孤再也不想让晋国因为内斗而错失称霸的时机了。”
  说到这里,洛言已经明白了,公子重耳不信任公族,因为晋国一直以来内斗太严重,这些公室和公族时时刻刻想着篡权夺位。
  经历如此惨烈厮杀才登上君位的重耳不可能再给公族权力,重用卿大夫,最多也就是权臣,没有资格登上晋国的君位。
  重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证晋国君位把持在他这一脉手中。
  “晋侯,因为公族可能背叛就弃之不用,这难道不像是因为吃饭被噎住,就连饭也不吃了吗?”
  人的局限性无处不在,重耳这样贤明的君主,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  重耳摆摆手道:“当初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,孤的卿大夫们都是贤明的臣子,是足以辅佐圣王的,比那些空有血统,却败絮其外的公族有能力的多。
  有他们的辅佐,想必晋国是能够兴盛的,尊王攘夷,王道大义,孤会去做,太子就勿要担忧了。”
  洛言将当日发生的场景完全告知洛辞,叹息道:“晋国的卿大夫们诚然是贤臣,世卿世禄的制度,大肆赐土的政策,这难道不是五百年前邦周的制度吗?
  晋国很快就会兴盛起来,但最终一定会因为这个制度而灭亡,就像是现在的王室一样。”
  晋国的制度实在是太有即视感了,这种制度对外扩张自然是无往而不利,但是对国君的权斗、御人属性要求很高。
  否则周王室的结局就是晋国公室的结局。
  晋侯重耳暂时是想不到那些了,现在的他大权在握,意气风发,晋国真不愧是列国之中底子最厚的。
  在重耳改革国内军制,实行六卿制度以来,整个晋国都仿佛变成了一驾战争机器。
  而且压制了那些只会坏事的公族之后,辅佐重耳的臣子的确个个都是贤臣。
  短短三年时间,就在翼城之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,晋国还有强军,世卿世禄的卿族逐渐地侵蚀着原先属于晋国公族地土地。
  重耳对这件事抱着一种放任自由地态度,那些公族大多数都是当初追随公子舞的,在晋侯无知薨逝之后,依旧要追随着公子舞杀死他。
  重耳深恨这些人,他曾经对左右说:“公族是公室的翼护,但是这些人却追随着公子舞妄图杀死晋侯无知,在国君之位落在孤的身上时,又追随着公子舞要杀死孤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