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节(3 / 4)
申国本来是洛文公时期,从王畿之中迁徙出的大贵族。
一代人沿着泾水开辟国家,付出了莫大的艰辛,现在成为了方几百里的大国。
再加上留在王畿的申氏,是邦周有数的大宗,只是后来百多年之间,双方渐渐疏远,再后来王畿的申氏失势。
申国与王畿的沟通就渐渐减少,申国在西戎之地开拓,难免与西戎部落有血缘上的交杂。
况且姜姓本就出自西戎。
因为一些摩擦,王畿便征伐申国,还将申国称作申戎来羞辱。
从那之后,双方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剑拔弩张起来。
这件事让当时的洛侯很是无语,简直与百多年前的熊顿之事如出一辙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申国没有熊顿那种战神,所以王畿并没有败。
但双方的梁子就这样结了下来,那段时间也是犬戎入寇最强的时候。
直到多方斡旋,王后申姜嫁入邦周,还生下了嫡长子姬宜之后,双方的关系终于缓和起来。
这些年,申国既与犬戎通婚,又与王室通婚,西北还是比较安定的,王畿的外部压力小了很多。
现在被姬涅的骚操作一搞,直接毁于一旦。
洛成刚刚给诸侯们去信,就是要让他们带兵勤王。
一旦申侯真的反叛,不但要面对申曾两国的联军,还要面对那些如同潮水一般的犬戎人。
……
昔桀宠妹喜以亡夏,纣宠妲己以亡商,王今宠信褒妃,桀纣之事,复见于今,夏商之祸,不在异日。——《东周列国志》
第29章 申戎入寇
从那道诏令下达之后,镐京城中就一直不平静,王后申姜派人来联系洛成,他派人回复王后稍安勿躁。
申姜的命运取决于她父亲的举动,如果申侯真的勾结西戎部落进犯镐京,那么她是必死的。
现在见于不见,又有什么区别呢?
王畿的诏令与洛成的信件一前一后到了各个诸侯手中。
……
申国是第一个收到王后被废消息的大诸侯。
整个申国,上到申侯,下到大夫,没有人敢相信这个摆在他们眼前的消息。
人贵在有自知之明。
申国的君臣就很有自知之明,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,清楚自己对于王畿的重要性。
所以,即使姬涅将太子宜放逐到申国,他们也只是以为姬涅不喜欢太子,不想见到太子罢了。
这对申国不重要,只要姬宜最后能够在姬涅死后成为天子就足够了。
没人想过太子宜会被废。 ↑返回顶部↑
一代人沿着泾水开辟国家,付出了莫大的艰辛,现在成为了方几百里的大国。
再加上留在王畿的申氏,是邦周有数的大宗,只是后来百多年之间,双方渐渐疏远,再后来王畿的申氏失势。
申国与王畿的沟通就渐渐减少,申国在西戎之地开拓,难免与西戎部落有血缘上的交杂。
况且姜姓本就出自西戎。
因为一些摩擦,王畿便征伐申国,还将申国称作申戎来羞辱。
从那之后,双方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剑拔弩张起来。
这件事让当时的洛侯很是无语,简直与百多年前的熊顿之事如出一辙。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申国没有熊顿那种战神,所以王畿并没有败。
但双方的梁子就这样结了下来,那段时间也是犬戎入寇最强的时候。
直到多方斡旋,王后申姜嫁入邦周,还生下了嫡长子姬宜之后,双方的关系终于缓和起来。
这些年,申国既与犬戎通婚,又与王室通婚,西北还是比较安定的,王畿的外部压力小了很多。
现在被姬涅的骚操作一搞,直接毁于一旦。
洛成刚刚给诸侯们去信,就是要让他们带兵勤王。
一旦申侯真的反叛,不但要面对申曾两国的联军,还要面对那些如同潮水一般的犬戎人。
……
昔桀宠妹喜以亡夏,纣宠妲己以亡商,王今宠信褒妃,桀纣之事,复见于今,夏商之祸,不在异日。——《东周列国志》
第29章 申戎入寇
从那道诏令下达之后,镐京城中就一直不平静,王后申姜派人来联系洛成,他派人回复王后稍安勿躁。
申姜的命运取决于她父亲的举动,如果申侯真的勾结西戎部落进犯镐京,那么她是必死的。
现在见于不见,又有什么区别呢?
王畿的诏令与洛成的信件一前一后到了各个诸侯手中。
……
申国是第一个收到王后被废消息的大诸侯。
整个申国,上到申侯,下到大夫,没有人敢相信这个摆在他们眼前的消息。
人贵在有自知之明。
申国的君臣就很有自知之明,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,清楚自己对于王畿的重要性。
所以,即使姬涅将太子宜放逐到申国,他们也只是以为姬涅不喜欢太子,不想见到太子罢了。
这对申国不重要,只要姬宜最后能够在姬涅死后成为天子就足够了。
没人想过太子宜会被废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