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古代行医 第98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一人考核,徐青衣你先进来。”徐御医诉说医道大比第二场的比赛规则。
  徐青衣听到自己的名字,从容地站起身来,缓步走进了考核的房间。房间里布置得十分简洁,只有一张床榻,上面躺着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。
  “见过五位大人。”徐青衣上前,朝坐在上首位置的五位御医行了一礼。
  “医道大比第二场复赛的规矩你也清楚,现在有哪里不懂的地方,可以先提问,要是没有问题的话,考核便开始了。”徐御医和蔼的朝徐青衣道。
  徐青衣在医道大比第一场和第二场初赛之中,表现十分出色,夺冠和进入前五的热门人选的。
  “没有。”徐青衣摇了摇头道。
  “那现在考核。”徐御医话落下,便反转一个沙漏。
  第二百章 :面诊
  徐青衣见状,便走到床榻前,开始仔细观察那中年男子的脸色。
  中医面诊是一项极为细致且需要深厚经验积累的,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相颜色、眼神、呼吸等各方面细微的变化,从而判断出病情的虚实、表里、寒热等状况。
  所谓“相由心生”,内在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,终会表现在脸上的相关区域,所以脸部的望诊最能洞察患者的病机、掌握患者的病情。
  徐青衣的目光如炬,仿佛能够穿透那男子的皮肤。
  人体面色会出现青赤黄白黑等颜色,则是会对应人体目舌口鼻耳、心肝脾肺肾等出现的问题,并且还与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。
  在民间,有种说法吃什么补什么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  吃红色的东西则补血,吃白色的东西则是补肺,吃黑色的东西则补肾,吃黄色的东西补脾,而吃绿色的则有益于肝脏的调养。
  这些都是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,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科学的解释,但却反映了人们对食物与身体机能之间的关系。
  如果肝脏功能失调时,面色往往会出现青色,尤其是眼眶四周。同时,眼睛也是肝对应脏的窗口,通过观察眼睛的状态,可以初步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。
  赤色也是红色则与舌相对应,代表着心脏的功能状态。心脏主血脉,藏神志,心火旺盛时,面色会呈现赤色,而舌头也会变得红润。相反,如果心脏功能衰退,面色和舌色都会变得暗淡。
  黄色则与口相对应,与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。脾脏主运化,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,滋养全身。当脾脏功能强健时,面色黄润,口唇红润。若脾脏功能失调,则会出现面色萎黄,口唇无华、口臭的现象。
  白色与鼻相对应,反映着肺脏的功能状态。肺脏主气司呼吸,宣发肃降,通调水道。肺气充足时,面色白皙,鼻窍通畅。若肺气虚弱,则面色苍白,鼻窍不利。
  最后,黑色与耳相对应,与肾脏的功能紧密相连。肾脏藏精,主水液代谢,肾精充足时,面色黑润,耳聪目明。若肾精亏损,则面色晦暗,耳鸣耳聋。
  面相青赤黄白黑与目舌口鼻耳、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对应关系,是中医观察面诊的方法。通过观察面色和五官的变化,可以初步判断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。
  徐青衣双目微微一眯,朝那大叔看了过去,似乎眼前无限放大了起来,可以清晰的看清楚眼前大叔的面色。
  面色暗黄,眼圈发黑,唇色苍白,显然是长期劳累,气血不足所致。而他的额头微微凸起,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疲惫而又固执的气质,这说明他的脾气急躁,情绪波动较大,肝气失调。
  两眉之间有竖纹,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,可见神经衰弱、多梦、睡眠不良、心悸、烦躁等。
  鼻翼发红,靠近之时,隐约有股口臭之味,可见有胃炎或是肠胃不佳。
  脉象是略显沉迟,且时强时弱,反映出他的气血运行不畅,生命力有所衰退。加上长期劳累,饮食不规律,加之情绪波动过大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气血不足,从而使得脉象如此。
  诊断失眠、气血亏损兼以刚起失调、肠胃虚弱之症了。
  应该开以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酸枣仁……。
  徐青衣很快从哪大叔面上看出他所得之病,心中有数了之后,很快就拿起毛笔书写脉案、诊断、脉象、开方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