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节(3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听到他这句承诺,柳桑宁悬着的心这才落下一大半。她拽紧了他的手腕,低声道:“你说的,有结果立马告诉我。哪怕是深更半夜,你若是知晓了,也得将我唤醒告诉我!”
  柳桑宁这话说完只觉得鼻头有些发酸,她不知为何心里发虚,只觉得慌得很。大约是看出柳桑宁的心神不宁,王砚辞轻叹了口气,抬头在她眉间轻落一个安慰的吻,道:“我保证,一定不会瞒着你。”
  “还有你的伤……”柳桑宁想起王砚辞的腿伤,眼睛往他腿上看去,“不然我还是亲眼看着大夫替你诊治好了再……”
  “不妨事。”王砚辞出声道,“此刻府上应有大夫在候着了,腿伤瞧着难免血腥,我不想看这些。”
  柳桑宁还想说什么,可王砚辞就这么目光柔和却又坚定地看着她,让她再也说不出半个「不」字来。
  等回到百官斋,柳桑宁却是坐立难安。
  这种坐立难安在她身上很难看到,就连春浓也感觉出来。她忍不住放下手中活计,走到柳桑宁身边问道:“姑娘,你今儿个这是怎么了?是不是今日摩罗大师做法事出了什么事?应该让婢跟着一起去的,若有事婢还能护着姑娘……”
  柳桑宁却是摇摇头:“摩罗大师的法事很顺利,与他无关。”
  “那姑娘为何回来后就一直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?”春浓更不解了。
  一边说着春浓一边给柳桑宁倒了杯茶,递到她手边。柳桑宁就着这杯茶一饮而尽,等茶水进肚,她觉得自己的脑子稍稍冷静了些。
  她沉声问道:“春浓,你说一个人若是养了暗卫,那些暗卫平日里从不示人,没有人知晓,这人究竟是想做什么呢?”
  “暗卫?”春浓对暗卫这个概念有些模糊,她平日里很少接触这些。但她毕竟也是从小会跟着看话本子听说书先生说书的人,很快就反应过来。她想了想,开口回答道,“若是按着话本的意思,养暗卫之人要么就是用来保护自己,要么就是有大事要办。若是前者,只怕是身份贵重,又有什么东西被人觊觎的。若是后者,那八成是身负秘密之人!”
  对不对春浓不知道,但话本子里几乎都是这么写的。
  听到春浓的话,柳桑宁不由陷入沉思。今日之事,王砚辞虽并未明说,也瞧着并不想让她知根知底,可柳桑宁也察觉到了奇怪之处。
  她有一种预感,王砚辞私下养着的为他所用的人,只怕不少。
  柳桑宁只觉得脖子一凉,有种凉风过境之感。
  她隐隐觉得,王砚辞或许是有什么大事瞒着她。若只是因为身份贵重,王砚辞大可不必在今日被她知晓后,却不肯大大方方说出来。这不太像他的性子,所以柳桑宁才莫名感到担忧。
  不知为何,她突然间又想到了王砚辞工房里的那幅画。那上面的落款所写的「王孟然」,与今日法事名帖上的王孟然三个字一模一样。柳桑宁确定,王孟然这个名字她此前从未听过,更不知还有哪个书画大家叫此名字。可若不是书画大家,又非亲非故的话,王砚辞又怎会收藏他的画卷?
  还有那名帖上的名字,若王孟然是个籍籍无名者,如何就能因为妻女遭害攀诬上新济国的皇子?
  若是画卷上署名的王孟然与名帖上的王孟然是同一人,那会不会王砚辞与他有何关联?
  想到这一点,柳桑宁只觉得心头一紧。她努力回想,记起摩罗大师与金浮生的对话,好似在第一次她听到时,说这法事是给二十二年前的故人所办。
  二十二年前……
  “庚子年。”柳桑宁突然轻声说出这三个字。一旁春浓听得云山雾罩,下意识反问:“什么庚子年?姑娘怎的突然说起这个了?”
  柳桑宁却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,眼睛微睁大,看着春浓道:“二十二年前刚好是庚子年。”
  春浓有些懵地点头:“是啊,是庚子年。庚子年怎么了?”
  柳桑宁眼睫微垂:“数日前,袁硕让我从甲库借阅的书册中,便有庚子年的年志。或许我也应该去看看……”
  第126章 真相
  次日天才蒙蒙亮,柳桑宁就从睡梦中骤然清醒过来。她心里头藏着事儿,就连春浓要去为她准备早膳也被她拒绝,她在百官斋里是一刻都多待不下去。
  “姑娘,你真不用早膳了?”春浓见柳桑宁洗漱完便往外走,急得在她身后追着问。
  柳桑宁背对着春浓挥了挥手:“不吃了,你自个儿吃吧,我今日想早些去上值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