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(2 / 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而且蒋媛以末等采女之身住主殿,丽贵嫔却以高位嫔妃之身住偏殿。
  帝王恩宠散尽,原来是这么不念旧情的。
  蒋媛走在大雨中,小小的油纸伞也遮不住她的肩膀被飘雨打湿。
  撑伞的太监更是浑身都湿透了,却还在担心蒋采女会因为淋雨而降罪于自己。
  看啊!
  宫里就是这样,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虾米吃沙砾的地方。
  可有朝一日,像珍嫔这样的小鱼,也会长成鲲鹏,将所有的弱小都吞入腹中。
  皇后娘娘……得意不了多久了。
  珍嫔不愿与她联盟也没关系,她自己一个人,也能挖皇后的心。
  解决了宋家,宣武帝最近心情都十分不错,就连蒋采女都被提为了蒋婕妤。
  加之蒋家最近因斗败了权势滔天的宋家,得到朝臣巴结,蒋合围的名声也越发大了起来。
  只姜堰昆得了姜昕玥的嘱咐,每每当人问起,就把功劳全都推给蒋合围,尽力弱化姜家在这件事里起到的关键作用。
  她还建议把族中那位“始作俑者”大堂伯送回益州老家,努力不让任何人记起这个人来。
  姜昕玥信上说的也很有道理,她说宋家树大根深,虽然宋首辅已经没有复起之日,但宋丞相还在,宋家散却没有完全散,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,但对付蒋家和姜家是绰绰有余的。
  如果在宋家颓败之时,姜家却得意嚣张,难免会刺痛宋家人的眼睛。
  到时候被他们报复,姜家这新起之秀是抵挡不住的。
  再说了,姜堰昆已经拿到最实际的好处,被宣武帝提拔为正三品大臣刑部尚书了,还要那些虚名做什么?
  姜昕玥还另外写了一封信给堂伯姜堰锡,说会让皇帝在合适的时候想起他来,到时候宋家也不足为惧。
  姜家嫡系一脉要是真有大本事,也不会至今为止都只出了一个地方官府的师爷了。
  姜堰昆也劝自己的堂兄:“玥姐儿入宫之后,先后斗败了好几位皇上宠妃,就连入了冷宫也有本事让皇上放她出来,并且还晋了位。我能做成这刑部尚书,也全靠她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。锡堂兄……咱们要听玥姐儿的话,姜家飞黄腾达之日不远了。”
  姜堰锡被他说得慷慨激昂,特别是姜堰昆还让他在族里挑几个会读书的送来京城,说会在姜府建一个族学,考校几个孩子的功课,看看他们能不能和泽哥儿一起参加今年的秋闱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